喷气织机上的工艺
一:经位置线及经纱张力 (一)织口位置的确定 喷气织机的织口位置受胸梁位置高低的制约,胸梁前后位置的移动量很小。上下位置用垫铁的厚薄来确定。 织口上下位置依异形筘而定。打纬时,织口过高,筘槽中心线偏上。织口过高,筘槽上唇会碰布面,使织口跳动,出现边撑疵和轧断纱。织口偏低,会使筘槽下唇碰断织口处的纬纱,严峻时将使织口损伤和破裂。 织机织口位置的高低因织物的品种的不同而异 组织 津田驹机型 丰田和中纺机机型 平纹 垫4mm 垫4mm 斜纹 垫3mm 垫2mm 缎纹 垫5mm 垫4mm (二)经纱张力的设定 经纱张力的设定以开口清楚、减少经纱断头、提高实物质量为目的。 总经根数 总经纱张力(N)= ———— *(0.8~1.2)* 9.8 英制支数 在确定经纱总张力时,还要考虑到随着卷径的减少,实际经纱张力会不足。为了使经纱张力保持肯定,需进行卷径的补偿设定。(这里是指津田驹的机型) 小卷径时的张力不足 补偿量(卷径补偿) = ——————————— 卷径为90cm时的设定值 设定范围:0〈补尝量〈100 (三):后梁高度的设定 后梁高度和胸梁相等,上下层经纱张力一致。形成梭口。喷气织机速度高,张力大,布福宽,等张力梭口的布面会出现筘路和条影。影响布面质量。 后梁高于胸梁,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形成布等张力梭口,适用于平纹织物,布面比较饱满。 后梁低于胸梁,上层经纱张力大,下层经纱张力小,也形成布等张力梭口,适用于斜纹织物,纹路清楚。 新型喷气织机的后梁除可上下移动外,还可以前后移动,以便调整梭口后部经纱长度及调整经纱对后梁的包围角。通常在织造中特纱织物时,后梁居中;织造细特高密织物时后梁向前移,有利于开清梭口;织粗特织物时向后移,以增大经纱对后梁的包围角,使张力保持均匀,织物平坦挺括,但后梁向后移动太多,挡车工操作部方便。 (四):停经架位置的设定 停经装置不仅是经纱断头自停装置,而且是确定梭口后部位置的部件。停经装置向后移动,梭口后部长度增加,在开口高度不变时,经纱伸长变小,但经纱间的摩擦次数增多。因此,对强力较弱、伸度较低、但上浆质量好的经纱时有利的。反之,对于强力较高、条干好的经纱,停经装置前移,梭口后部长度愈接近梭口前部长度,经纱愈不易在升降时受综眼摩擦,这将有利于减少断头,提高织机效率。 停经装置的高低要随后梁的高低而相应调整。要求停经架和经纱间有1~2mm间隙。停经架安装位置高,经纱贴紧架条,花衣不易落下,将造成断经不关车。停经架被经纱磨出沟痕后也会损伤经纱。 二:经位置线和经纬向的关系 织轴盘片幅愈接近筘幅,经向停台愈少。盘片幅过宽也会使纬停增加,因边经纱易松弛而阻挡纬纱飞行。 综框高度设定太高,辅助喷嘴射流会冲击下层经纱,使纬纱飞行受阻,纬纱头端不能准时到位而停车。 停经架和后梁设定太高,使上下层经纱张力参和过大,造成上层经纱下垂,也会引起纬停。 后梁太高会增加经纱断头,但后梁太低时经纱断头后简单互相纠缠,故要选合适的后梁高度。 三:经位置线和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经位置线对织物的有效宽度、经纬压力、经纱纬纱密度等均有一些影响。喷气织机织一般平纹织物,后梁高度在标准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织物经纬向强力大,抬高或降低后梁,经纬向强力会降低。 当后梁抬高或降低5mm以内时,对经纱密度影响不大。当后梁抬高超过5mm时,下层经纱张力变大,经纱对纬纱的夹持增加,纬纱密度增加,布幅变窄。在280cm有效宽度的织机上制织宽幅织物时,经纱在布面的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两边大,中间小,故测量经密时应取平均值,选择点越多越精确。 制织斜纹时的后梁要低于胸梁。等高时,上层经纱张力小,易出现跳花或造成纬停。 四:经位置线和织物外观的关系 喷气织机制织一般平纹织物时易出现方眼和条影,选择适当的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的上下层经纱张力差是改善布面外观质量的必要条件。 后梁、停经架的高低位置决策着打纬时上下层经纱之间的张力差,当制织平纹织物时,如采纳等张力时,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布面出现筘路、方眼织疵,如采纳上下层经纱张力不等时,筘齿间的经纱有一根是较紧的,一根是较松的,交错中,由于紧层经纱迫使纬纱作较多的屈曲,从而纬纱对松层便产生较大的压力,使松层经纱获得较大的横向移动,因而幸免筘路,使布面均匀饱满。五:织造中经向张力和生产的关系 织造中的经向张力包含卷布张力、导布张力及经纱张力。 由卷布辊的传动机构可以看到,虽然卷布辊和织机主轴同步运转,但是由于传动系统链节较多,使卷布辊并不匀速卷取。加之卷布辊和织物间的滑移因素,织物不能按要求卷紧,成形尺寸不一,严峻时会出现残疵。 导布辊打滑会造成织物纬密不匀,或出云织疵布。在织造细特高密织物时,特别应注意导布辊和卷布辊的卷绕张力。 经纱张力由上机张力和经纱因织造休闲而增加的张力组成。织物形成和上机张力、打纬和开口产生的张力有紧密关系。适当大的经纱张力是开清梭口、打紧纬纱的必要条件,也和织物外观、内在质量有紧密关系的重要因素。张力小,织造时打纬阻力大,经纱和钢筘综眼摩擦加剧,开口时经纱缠绞严峻,易产生纬纱回折或双纬,断头增加。张力过大,经纱排列的自由横动性降低,布面也布饱满。 六:经位置线和织疵的关系 后梁、停经架过高,上层经纱张力太松,使梭口不清,易产生条花和蛛网。后梁过低易产生方眼、筘路织疵。 经位置线的配置应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纺纱线特性突然织机特性等而定。如原纱条干均匀,打算工序的经纱排列比较均匀,则后梁位置可稍高一些,上浆质量差。开口不清,后梁宜适当低一些。标准的上机工艺使指在符合要求、特定的条件下的所选用的参数。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使有所不同的,合理的配置上机工艺决策着制织织物的质量。 七:开口时间的确定 开口时间应根据织物品种、原材料、纱特、半成品质量、织机性能、织机运转速度等来确定。 开口时间确定的原则: 1:织物中经纬纱交叉点越多,打纬阻力越大的织物,应选用较早的开口时间。 2:经密大,梭口不易开清楚的织物,开口时间宜早些。 3:经纱条干不匀,杂质多,强力差或浆纱质量不良等应选择较迟的开口时间。 4:在制织相同的品种时,使用多臂的开口时间应较使用踏盘时的开口时间晚一些。 5:在经纱张力不匀时,如要使布面平坦,应采纳较早开口。 喷气织机通常把300~310度时综平,称为中开口;小于300度时综平称为早开口;大于310度综平,称为晚开口。 八:开口动程和经纬向疵点的关系 1:开口动程和经向疵点的关系 经纱在开口时的拉伸变形和梭口的开口动程之间的关系极大。为了减少开口引起的经纱断头,开口动程的选择完量采纳小开口。对于一台织机来说,综框越多,前后综框上经纱的伸长差异也越大,既后页综的经纱伸长比页要大得多。对于两边得经纱,由于布幅的收缩而受到剧烈得摩擦,织机速度越高,边纱得伸长、变形、磨损也越大。 开口动程也不宜过小,过小的开口动程会导致梭口不清,经纱断头增加。对于密度大、综框多的品种,多采纳小双层半清楚梭口,可收到降低断头和织疵、提高织物质量的效果。 2:开口动程和纬向疵点的关系 适当的开口动程时引纬的基础条件。当纬纱抵达梭口时,经纱已开口至筘槽外缘。纬纱出梭口时,梭口闭合到筘槽外缘,以便纬纱能顺利通过梭口。否则,无论进入时的纬纱还是出梭口是的纬纱都要受阻,将产生纬停和纬向回折或收缩等织疵。 开口动程必须以足够大且均匀的经纱张力作保证,否则,梭口虽形成。或已达到开口动程的要求,但如张力不够或不匀,经纱极易绞缠并阻挡纬纱通过梭口,造成回折或双纬等织疵。 九:开口时间和开口形式、织口移动、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1:开口时间和开口形式的关系 目前喷气织机制织品种所采纳的开口形式,多数为两次开口,即小双层梭口。前后两次开口的差角(或称相位差角)大小时一个探讨的问题。一般早开口不能早于270度,晚开口不能晚于340度,这里的270度和340度被称为两个临界点。于是,前后两次开口的差角要在270~340度之间。织机织造中等密度织物时的差角为20度,织造高密度织物时则以30度为佳。 2:开口时间和织口移动的关系 开口时间的迟早,决策着打纬时梭口的开口大小,而梭口的开口大小又决策着打纬刹那织口处经纱张力引起的织口移动量。织口移动量大,直接影响到织物的瓦工质量。 开口时间早,织口移动量小;反之,移动量大。织口移动量过大是出现边撑疵或轧断纱的重要原因。 3:开口时间和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 据测定,喷气织机织平纹织物时,设定开口时间在290度织成织物的经向强力小;当设定开口时间在320度时,织物的经向强力大。织斜纹织物时,开口时间设定在340度后,织造困难,在320度时,斜纹织物的强力大。在320度前开口,斜纹织物的强力下降。 AAFNJKIYO9P
AAAGHRTYJYITLUY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 上一篇: 国产络筒机如何减少纱线毛羽
- 下一篇: 织机的种类和特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