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哥 第1892页
-
规模化种植 机械化耕作——新疆棉花春播观察之一
朵朵棉花,催生美好。进入4月,随着气温不断攀升,新疆棉花迎来播种高峰期。由南至北的广阔棉田里机器轰响,一台台现代化的大型农机穿梭播种,机械化作业场景堪称壮观。 近年来,新疆不断提升农机作业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助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棉花耕种收综...
-
棉花种植行覆土延后技术填补新疆技术空白
从新疆农业科学院获悉:2019-2021年棉花种植行覆土延后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000万亩,棉农和企业累计增收近30亿元。2022年该技术将在北疆棉区持续大面积推广,南疆正处于多点试验示范阶段,预计今年推广应用面积超1000万亩。 该技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田立文团队联合疆内外8家高校、科研院...
-
“苏州蚕茧”添金招牌 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核
日前,“苏州蚕茧”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桑蚕品种、独特的生产方式、独特的蚕茧品质,以及独特的产业发展前景,顺利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核。 近年来,针对蚕桑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按照“精品蚕业”的发展思路,开辟了苏州独特的发展路径。 加大蚕桑保护力度,促进产业稳定发...
-
四川乐至:“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蚕桑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省天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几名工人身着白色工作服、戴着蓝色塑胶手套,正马不停蹄将桑叶虾片按照客户要求规格进行装箱,旁边还有一摞摞码放整齐的大纸箱,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一家具备种植、研发、制造、冷链仓储物流、销售的综合型企业。“从2018年投产以来,公司主要从事...
-
西电杭研院助力萧山传统纺织企业数字化升级
近日,西电杭州研究院与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技术服务合同,为“达利工业数据可视化”项目提供专项技术服务,助力传统纺织及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由西电杭州研究院智能装备计算机系统实验室负责实施,利用数字化技术覆盖达利生产全链条,通过对核心数据的提取分析、生产运营环节智能化改造以及数据采集,实现高效化、...
-
徐卫林院士调研指导房县纺织产业发展工作
4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一行来房,进企业、入车间,现场把脉问诊,为房县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建言献策。县委书记纪道清陪同调研。 徐卫林一行先后到弘耀袜业、恒达纺织、博扬纺织、奇伟服饰、乔凡尼服饰、裕丰袜业、浩梦服饰等纺织企业,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交谈,详细了解生产工艺、产能规模、技术研发、...
-
乌海年产9500吨阳离子染料项目预计10月投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往穿梭。 在内蒙古天成兴武化学有限公司阳离子染料及染料中间体项目施工现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总投资5.23亿元,建设年产9500吨阳离子染料及染料中间体,计划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40%。项目建...
-
兵团棉花种植有了“新模样”
进入4月,在兵团各垦区,棉花播种由南向北全面展开。 4月17日,在二师二十九团十六连棉田里,一台播种机在播种棉花。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助力下,铺设地膜和滴灌带、精量播种等工序一气呵成。“播种用不着我们操心,播种机根据机采模式自动作业。”二十九团十六连职工刘伟说,“棉花品质提高了,我们的收入就会更高。科技不但改变我们的...
-
引进800家配套企业建网红直播基地 汉川纺织服装破解代工困局
3亿件时装,28万件皮草,713亿元产值……这组数据,是2021年汉川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创造的成绩;这靓丽成绩为汉川赢得“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的名号。 纺织服装产业是汉川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企业以简单的代加工为主,品牌少,销售渠道单一。近年来,汉川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补链、强链、延链,初步集成纺纱、织布...
-
乐山井研:“优引厚留”聚集纺织产业人才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紧扣以产聚才、以才兴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嘉才”行动为统揽,围绕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需求,着力打造聚才磁力场。 坚持高位引才。出台《井研县人才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井研县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投资500万元建成市级纺织专家工作站。主动承接成渝地区纺织产业转移,县委常委带队引进上下游配套技术。引进...